電力裝備走向“清潔高效”
隨著我國環境與資源問題的日益凸顯,清潔高效的電力裝備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電力裝備制造業本身就是消耗金屬材料和能源的基礎產業,直接產生減排的效應較弱。電力裝備業可以為市場提供符合“清潔、高效、節能、減排”理念的基礎裝備,在間接節能減排的同時得到新發展。
據悉,目前中國有著最大的能源需求量,但同時減少城市污染也勢在必行。
因此在未來,清潔能源在中國會有更大的市場需求量。
清潔發電設備引領行業發展
我國清潔、低碳、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。在《能源“十二五”規劃》中指出,到“十二五”末期,我國將在火力發電科技方面實現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關鍵技術和40萬千瓦IGCC關鍵技術的突破。在火力發電領域將依托相關能源企業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成一批國家能源研發中心(重點實驗室),有力支撐清潔、高效、環保的火力發電方面的技術創新和裝備研發。
據悉,目前已經投入運行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超過60臺,數量和總容量均居世界首位。成立了國家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聯盟。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氣化技術的25萬千瓦級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(IGCC)示范項目,為實現更高效率、近零排放燃煤發電技術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工程示范。在消化引進技術基礎上自主開發了世界單機容量最大、性能指標最先進的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,可將大量劣質煤和煤矸石轉化為清潔電力。
“未來我國電力裝備在國內市場將逐漸朝著‘大容量、高參數、高效率、低排放’方向發展,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斷擴大智能化產品應用范圍。”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振巖介紹說,在發電設備領域,如火電方面,將發展高效清潔火電技術,注重節能環保技術,實現重型燃氣輪機國產化,關鍵原材料和大型鑄鍛件立足國內產業化。
電改與結構調整促使行業轉型升級
近期,《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》已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。隨著2015年電力改革“風起”,“一帶一路”推進電力設備走出去,2015年特高壓迎來開工高峰,多重利好使得電力行業在2015年被市場普遍看好。
有分析指出,2015年是“十二五”的最后一年,對于電力設備行業而言,這將是充滿變革與挑戰的一年,電力體制改革將得到推進,為整個電力板塊帶來新的機遇。業內專家表示,2015年電改是影響行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,電網投資中特高壓最為確定,配網增速有望提升;清潔發電裝備實現“趕超跨越”;能源結構調整決定新能源仍大有可為,配額制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決定光伏與風電今年的高增長;核電重啟確定,國內及出口空間巨大;國企改革與“一帶一路”有望帶動行業的新一輪發展。
當然,隨著國內電力裝備市場發展過猛帶來的產能過剩,更多的高能耗或者高污染、有嚴重風險源的裝備制造,要么被淘汰,要么向國外轉移。面對低端電力裝備需求度不時降低的國內外市場,國內的裝備制造業應該向高端化開展,加大清潔能源裝備的開發力度。而如何從之前粗放低端生產向自主創新產業鏈高端發展轉變,從而逐漸占領整個裝備制造業的中高端市場,成為擺在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面前的問題。
業內專家告訴記者,今后,在發電設備領域,如火電方面,將發展高效清潔火電技術,注重節能環保技術,實現重型燃氣輪機國產化,關鍵原材料和大型鑄鍛件立足國內產業化。核電方面,確保核安全,掌握百萬千瓦級二代加核島關鍵設備的設計能力,核島主設備由國內制造,開發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改進型核電機組。水電方面,完善和提高70萬千瓦水電機組,開發100萬千瓦等級機組,重點開發抽水蓄能機組,完成70萬千瓦大容量蒸發冷卻機組樣機的研制。風電、太陽能方面,抓緊標準的制修訂,開展質量認證工作,提高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比例和水平。